个人成长
2018-04-24 21:59:28
1102
提要
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职场核心:12种引导职场生涯走向成功的基本能力》,其中有提到要借用上司的能力,其实就是借力的使用之一,有朋友不明白怎么借力,那么我们就来通过几个例子来述说下如何借力。
你会如何登上30楼?
假设上班时间,我们要爬上高30层的楼,同样在一楼,你会怎么上去?
最原始的手段,爬楼梯;
先进的手段,坐电梯;
豪华的手段,直升机降落楼顶
当然,这里有点开玩笑了,谁上班会去坐直升机呀,确实不多。
但是我们抛开第三点不讲,即使就是前两条也有很大的可比性。
当然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乘坐电梯,但是也不见得没有人去爬楼梯(可能这个人不知道有电梯)。
当然这里可以简单来说,其实我们借了电梯的力,才能那么方便直达30楼!
你的笔记检索效率如何?
云笔记可能不少人没用过,还是不少人使用纸质笔记本记笔记,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我需要从过往的笔记中找到所有关于“互联网”的内容,那么你会怎么办?
当然,传统的手段,肯定是一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找啦,当然脑图哥曾经也见过高人的笔记本,还自己编排了目录,但是如果我需要找到的不仅仅是标题包含,内容中包含“互联网”也算符合条件。
高端的玩法,笔记都使用电脑记录在云笔记中,当需要查找所有关于“互联网”的内容时,直接在搜索矿中搜索下,立刻就会出现相关内容的列表。
当然,这个例子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其实是极其有效的,毕竟互联网的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这个工具还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你的上司能够帮到你吗?
这里分享一个真实案例,脑图哥有个做律师的朋友,他曾经在接案子的时候,总是不自信,感觉自己做不好,有时候甚至会将找上门来的案子转接给其他同事。
记得有一次,脑图哥正好有事情拜访朋友,朋友又这样做事情,他的同事很爽快的来了一句:“你接呀,怕什么,你要相信你背后还有一个团队呢!我们大家会帮你的!”
其实这个时候,脑图哥感觉自己的朋友就可以借用上司的力,一方面能够学到知识,一方面也能够接下自己的单子。
你为什么会买某某品牌的洗发水?
最近朋友对脑图哥讲的最多的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买某某品牌的洗发水的故事,那么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洗发水厂商借助了名人的力,这个力其实一方面是粉丝效应,一方面是名人的知名度。
总结
其实这里并没有从很多理论去说明借力,而是从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简单跟大家介绍下借力这回事儿。
用一位朋友的话语来说“生活很简单,然而又没那么简单!完全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镜!”
个人成长
2018-04-24 21:58:43
1079
国人以往对提问的认知
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更优秀,而不是经常提问的人更优秀。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和竞争环境都不鼓励提问。
组织通常也是抑制提问的,因为组织中的权威认为,承认无知会损害他们的威信。
只有认识到困难,你才会有意识地练习提问,把提问变成习惯。
虽然孔子有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但是这里的耻字也是很多人不去提问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个“耻”字,一方面,提问者会认为提问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对方优秀;另一方面,被提问者也许会怀疑这是别人对权威的质疑。
提问会导致不平等?
很多人在提问中会觉得自己跟对方不平等,在心里觉得提问者是在向被问者索取,这种心态让他们无法更顺畅地沟通。
日本明治大学教育学教授斋藤孝在他的新书《如何有效提问》中,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也令人深受启发的观点:
他认为提问的最大价值在于激发对方的灵感,主要是说在对方陷入惯性思维的时候,表明自己和对方的观点不一致,让对方暂时切换思考的框架,也许能够获得新的创意。
比如,面对一位问题解决专家,我们可以站在问题发现者角度;面对一位研发者,我们可以站在用户角度,向对方提问。
更关注问题,而非答案
《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在提到我们需要升级头脑风暴的方式的时候,指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问题,而不是答案。
主要是因为,当我们面对提问的时候,特别是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提问的时候,很容易引发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问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而思考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也许会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找到灵感和解决办法。
并且这样做,你可以坚定自己处理问题的决心,拓宽潜在解决方案的范围。
提问促进形成价值判断
实验心理学家培特•约翰森(Petter Johanson)在Ted演讲中介绍了他的系列实验,约翰森表示,很可能,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动机。
约翰森指出,大部分时候,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是很模糊的。
当你问他:“你为什么还在做这份工作?”请注意,很可能在你提问之前,他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你的提问才让他第一次做出了价值判断。
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都存在各种疑问,其实疑问并没什么不好的,说明了我们对于认知的渴望。
被提问也并没有那么难堪,没必要认为别人是对自己权威的怀疑,也许提问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和认知,也可以通过别人提问进行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逻辑不够缜密才导致别人有这样的疑问。
下次,遇到问题
创业
2018-04-24 21:56:26
858
前言
抛开企业并购等等复杂的操作不说,就从创业公司的初期发展来看,倒是和一局吃鸡游戏倒是挺相似的。
选择创业方向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方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业的成败。
当然,在吃鸡游戏中,创业方向被游戏制作商设定好了,当然就是“吃鸡”。
寻找队友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吃鸡游戏中的寻找“合作伙伴”(队友)的经历,大多情况下,都是在进行匹配,当然,你也可以组织几个人,坐在一起进行“合作”(开黑)。
创业过程中,选择合作伙伴和吃鸡游戏里选择队友一样,如果仅仅碰运气,那么找到的合作伙伴倒是真可能综合素质都比较差。
在这个团队协作的时代,无论是创业还是吃鸡,聪明的人(高手)一般都会选择比较熟悉的合作伙伴(队友)一起奋斗,才能使吃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选择着陆点
相信不少吃鸡游戏的玩家,都了解一个情况,就是大家都去的地方,竞争激烈,肯定是凶多吉少。
然而一个合理的着陆点,倒是很像创业过程中寻找的痛点。
当然,游戏中,很少人会去和大部分人选在临近的着陆点;真实的创业过程中,其实也是这样,假如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你再去做,竞争岂不是非常激烈么?
增强核心竞争力
不得不说,吃鸡的过程,其实真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
每个人,每个团队都需要从零开始,寻找装备,增强战斗实力。
创业过程中也是类似,要想实现最终的目标,必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寻求补给
补给,是吃鸡游戏中,很多人都会去争夺,很多敌人,在争夺中很可能就直接出局了,毕竟补给箱对于玩家而言,很有可能大幅提升战斗实力。
对应到创业过程中其实就是融资,当然,融资也并非那么简单,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去制作商业计划书、路演等等。这里其实也避免不了PK。
毕竟投资人的钱是有限的,然而想要拿到融资的公司却是很多。当然,能够拿到的却是少数。过程中,可能会PK掉不少的公司。
“吃鸡”
只有一支队伍能够获得胜利,顺利吃鸡,然而,其中的竞争之激烈,不亚于创业路程上的艰辛。
当然,很多人会说一局吃鸡游戏才多久,顶多半个多小时。
那么,假设这是一局真人吃鸡呢?
结束语
本篇文章为“吃鸡篇”的第一篇,下一篇,我们来谈谈吃鸡游戏中的团队合作。
2017-12-30 06:16:48
949
开篇引导
决定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关键,既不是学校品牌代表的高学历,也不是资格证书这种体现技术的东西,而是能帮你提升内在竞争力的基本能力。
最近阅读了《12个工作的基本》这本书,给大家介绍了 12 种基本的工作能力:乐观力、持续学习力、目标发现力、专业构筑力、亲和力、反应力、语境理解力、人脉开拓力、委任力、商谈力、传授力、协调力。
下面我们分“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三大类,分别给大家介绍下这 12 个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1. 乐观力:
乐观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的时候的处理能力。
一般压力我们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促进成长的积极压力,另一种是遏制发展的消极压力。
当然,积极压力的话,对我们是最好的,消极压力是我们必须学会调节的,主要就是遇到事情要学会积极思考,不要只看到负面信息。
2. 目标发现力
目标发现力就是制定工作目标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发现问题,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一般我们通过三个小的技巧来提高目标发现力:
3. 持续学习力
持续学习力就是指业余时间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持续学习力已经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了。
4. 专业构筑力
专业构筑力是指打造自己强项的的能力,即打造自己特长。
人际沟通能力
5. 亲和力
亲和力不用多说,就是一种让人产生亲近、愿意接触的能力。
对于一些内向的人来说,这点往往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随意寒暄的习惯,即使说话不多,微笑和打个招呼还是可以的!
6. 反应力
反应力就是对别人的表达做出反馈的能力。
有些人听人说话的时候,习惯于点头,并且会适当提问,这就是反应力的最佳体现。
7. 语境理解力
语境理解力是指在不同背景或语境的人之间协调意见的能力。
提高语境理解力的三种方法:
跟不同语境的人多交流;
学会探究别人言语中隐藏的心情和需求;
养成在各个场合整理论点的习惯。
8. 人脉开拓力
人脉开拓力是一种开拓业务伙伴,并与之维持关系的能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人脉,人脉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对方拥有我们工作生活需求的信息;
能够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上的伙伴;
对于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养有帮助;
团队协作能力
9. 委任力
委任力是指把工作托付给别人的能力。
当然,工作并不是随便扔给某个人,而是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