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以往对提问的认知
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更优秀,而不是经常提问的人更优秀。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和竞争环境都不鼓励提问。
组织通常也是抑制提问的,因为组织中的权威认为,承认无知会损害他们的威信。
只有认识到困难,你才会有意识地练习提问,把提问变成习惯。
虽然孔子有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但是这里的耻字也是很多人不去提问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个“耻”字,一方面,提问者会认为提问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对方优秀;另一方面,被提问者也许会怀疑这是别人对权威的质疑。
提问会导致不平等?
很多人在提问中会觉得自己跟对方不平等,在心里觉得提问者是在向被问者索取,这种心态让他们无法更顺畅地沟通。
日本明治大学教育学教授斋藤孝在他的新书《如何有效提问》中,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也令人深受启发的观点:
他认为提问的最大价值在于激发对方的灵感,主要是说在对方陷入惯性思维的时候,表明自己和对方的观点不一致,让对方暂时切换思考的框架,也许能够获得新的创意。
比如,面对一位问题解决专家,我们可以站在问题发现者角度;面对一位研发者,我们可以站在用户角度,向对方提问。
更关注问题,而非答案
《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在提到我们需要升级头脑风暴的方式的时候,指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问题,而不是答案。
主要是因为,当我们面对提问的时候,特别是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提问的时候,很容易引发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问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而思考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也许会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找到灵感和解决办法。
并且这样做,你可以坚定自己处理问题的决心,拓宽潜在解决方案的范围。
提问促进形成价值判断
实验心理学家培特•约翰森(Petter Johanson)在Ted演讲中介绍了他的系列实验,约翰森表示,很可能,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动机。
约翰森指出,大部分时候,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是很模糊的。
当你问他:“你为什么还在做这份工作?”请注意,很可能在你提问之前,他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你的提问才让他第一次做出了价值判断。
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都存在各种疑问,其实疑问并没什么不好的,说明了我们对于认知的渴望。
被提问也并没有那么难堪,没必要认为别人是对自己权威的怀疑,也许提问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和认知,也可以通过别人提问进行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逻辑不够缜密才导致别人有这样的疑问。
下次,遇到问题,勇敢的去提问吧!
下一篇,我们将来看下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