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职场核心:12种引导职场生涯走向成功的基本能力》,其中有提到要借用上司的能力,其实就是借力的使用之一,有朋友不明白怎么借力,那么我们就来通过几个例子来述说下如何借力。
假设上班时间,我们要爬上高30层的楼,同样在一楼,你会怎么上去?
最原始的手段,爬楼梯;
先进的手段,坐电梯;
豪华的手段,直升机降落楼顶
当然,这里有点开玩笑了,谁上班会去坐直升机呀,确实不多。
但是我们抛开第三点不讲,即使就是前两条也有很大的可比性。
当然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乘坐电梯,但是也不见得没有人去爬楼梯(可能这个人不知道有电梯)。
当然这里可以简单来说,其实我们借了电梯的力,才能那么方便直达30楼!
云笔记可能不少人没用过,还是不少人使用纸质笔记本记笔记,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我需要从过往的笔记中找到所有关于“互联网”的内容,那么你会怎么办?
当然,传统的手段,肯定是一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找啦,当然脑图哥曾经也见过高人的笔记本,还自己编排了目录,但是如果我需要找到的不仅仅是标题包含,内容中包含“互联网”也算符合条件。
高端的玩法,笔记都使用电脑记录在云笔记中,当需要查找所有关于“互联网”的内容时,直接在搜索矿中搜索下,立刻就会出现相关内容的列表。
当然,这个例子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其实是极其有效的,毕竟互联网的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这个工具还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这里分享一个真实案例,脑图哥有个做律师的朋友,他曾经在接案子的时候,总是不自信,感觉自己做不好,有时候甚至会将找上门来的案子转接给其他同事。
记得有一次,脑图哥正好有事情拜访朋友,朋友又这样做事情,他的同事很爽快的来了一句:“你接呀,怕什么,你要相信你背后还有一个团队呢!我们大家会帮你的!”
其实这个时候,脑图哥感觉自己的朋友就可以借用上司的力,一方面能够学到知识,一方面也能够接下自己的单子。
最近朋友对脑图哥讲的最多的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买某某品牌的洗发水的故事,那么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洗发水厂商借助了名人的力,这个力其实一方面是粉丝效应,一方面是名人的知名度。
其实这里并没有从很多理论去说明借力,而是从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简单跟大家介绍下借力这回事儿。
用一位朋友的话语来说“生活很简单,然而又没那么简单!完全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镜!”
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更优秀,而不是经常提问的人更优秀。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和竞争环境都不鼓励提问。
组织通常也是抑制提问的,因为组织中的权威认为,承认无知会损害他们的威信。
只有认识到困难,你才会有意识地练习提问,把提问变成习惯。
虽然孔子有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但是这里的耻字也是很多人不去提问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个“耻”字,一方面,提问者会认为提问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对方优秀;另一方面,被提问者也许会怀疑这是别人对权威的质疑。
很多人在提问中会觉得自己跟对方不平等,在心里觉得提问者是在向被问者索取,这种心态让他们无法更顺畅地沟通。
日本明治大学教育学教授斋藤孝在他的新书《如何有效提问》中,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也令人深受启发的观点:
他认为提问的最大价值在于激发对方的灵感,主要是说在对方陷入惯性思维的时候,表明自己和对方的观点不一致,让对方暂时切换思考的框架,也许能够获得新的创意。
比如,面对一位问题解决专家,我们可以站在问题发现者角度;面对一位研发者,我们可以站在用户角度,向对方提问。
《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在提到我们需要升级头脑风暴的方式的时候,指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问题,而不是答案。
主要是因为,当我们面对提问的时候,特别是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提问的时候,很容易引发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问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而思考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也许会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找到灵感和解决办法。
并且这样做,你可以坚定自己处理问题的决心,拓宽潜在解决方案的范围。
实验心理学家培特•约翰森(Petter Johanson)在Ted演讲中介绍了他的系列实验,约翰森表示,很可能,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动机。
约翰森指出,大部分时候,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是很模糊的。
当你问他:“你为什么还在做这份工作?”请注意,很可能在你提问之前,他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你的提问才让他第一次做出了价值判断。
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都存在各种疑问,其实疑问并没什么不好的,说明了我们对于认知的渴望。
被提问也并没有那么难堪,没必要认为别人是对自己权威的怀疑,也许提问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和认知,也可以通过别人提问进行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逻辑不够缜密才导致别人有这样的疑问。
下次,遇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