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ing@刘迎光
相信了,才有可能遇见,不相信,也许只会是擦肩而过!
Toggle navigation
Lighting@刘迎光
首页
IT技术
微服务(IT)
技术问答
OpenBI
读书笔记
公众号【今日脑图】
关于我
自媒体
归档
标签
读书笔记----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读书笔记
2017-06-28 16:43:23
799
lightingfire
读书笔记
# 阅读笔记 ## **1.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 **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郑重**: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孩子们对待事情都是认真的(郑重),没有半点马虎,倒是成年人用戏谑、游戏的态度度过自己的人生。 ### **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 每一种时间视角都有各自的缺点与优势,所以津巴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并不建议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要注意几种视角达成平衡。多采用积极的视角,少采用负面及 1. 积极过去视角 具有感恩之心,但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2. 消极过去视角 经常会回忆过去的伤痛,以至于无法自拔,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3. 享乐主义视角 强调享受当下,幸福感比较高,但是会容易放纵自己(如吸烟、喝酒、赌博等等) 4. 宿命视角 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5. 未来视角 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率更加高效,更容易取得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 **由当下向过去与未来延伸** 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1. 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患得患失 2. 严肃地对待时间————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异同,换位思考 5.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远去,对今天仍然有意义 6.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 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未知因素的影响,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需要在计划和非计划时间之间找到平衡点 9. 视未来存在与当下————未来就是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无法预测,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 **对人生来说,“五年”意味着什么?** 五年时间不短,可以是恋爱到生子,可以是高三到外出求学,可以是精通一门技术等等 #### **两种未来视角的思维差异** 有研究时间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而五年恰巧是一个典型的元气未来的长度。 **“五年设想”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触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1. 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 2. 近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考虑,想得到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 **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1. 从“远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 2. 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极端的手段(如删掉电脑里的电影、游戏等),虽然有可能会反复,但是这种反复会使得原来简单且惯常的替代性腥味变的更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大大减小了,这便增加了当事人转而去做实验、看论文的可能性。 想要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两个策略: 1.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 降低近期未来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1. 这件事在当下讲给我带来的收益(心智、情感、身体、物质)大小,我们称为“收益值” 2. 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1.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3.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学习;认真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 **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针对这两种无能,可以使用如下方式来做: 1.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主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收益,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积累可信的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提升审美品位、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保持和促进健康、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获得高峰体验等等 #### **我们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 #### **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 微博、朋友圈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也越来越难以保持持久的兴趣。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通常也只能维持一两天的热度,随后就归于沉寂。这些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构成了一种“信息噪音”,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 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 ### **“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层出不穷,这些方法确实在一定层度上能够提升效率,但是也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解决”。我们本来就感觉时间不够用,而时间管理中提倡的很多方法,却又教会我们更加精细、更严苛地分割生命时间,教会我们如何更快。 ####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 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让自己处于“心流”(即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状态的时间越长越好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 **精彩提炼** 1.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2.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3.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4.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5. 把我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6.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 **实践练习** #### **检视你现有的时间观** 1. 你会经常想起过去的事吗?大多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它们分别给你当下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 你是否认为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是否经常不顾后果或者禁不住诱惑,做一些对未来有所损伤的事? 3. 你会不会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或者觉得未来变数太大,无法真正为未来做规划和打算? 4. 你是否有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并且为此做出实现的计划?你是否常为了实现目标,而不顾个人的健康、休息,甚至身边人的感受? #### **调整你的时间使用方式** 1. 举出3-5件过去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写下每件事可能带给你的积极信息。这些事情可能对你未来产生哪些好的影响? 2. 检视一下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中,哪些事情只是对当下有好处,却对未来几乎没有价值甚至伤害?你决定减少做其中哪些事情的频率?你会采取哪些方法来避免自己做这些事情? 3. 列举出3-5件你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或者他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请写下3-5个你未来五年打算实现的目标,以及你将如何去实现它。 5. 除了工作,请写下3-5件你打算每周去做的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 6. 请写下一件你打算长期保持的爱好,以及每周打算至少用多少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做这件事 ## **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 **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而他的“格局”。 **四个不同的格局**: #####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1.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2.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3.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1.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 眼界:与逐利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3.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1.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2. 眼界: 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专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3.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求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 **三度格局:之善之人(“看众生”)** 1.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2.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性人的特性。 3.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任务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隐含假设的为例在于,虽然他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 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 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1. **赛道假设**: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失败的恐惧中,从而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试错。 2. **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3. **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反的是“成长型心智”。 4. **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 **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下面有三种作者总结的更加灵活地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寻找方向的人有所帮助: ##### **1. 目标悬置** 分为两种模式:(串行模式即必须在实现目标A后才能实现目标B;并行模式:同时追求目标A和目标B)“目标悬置”,顾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时间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 **2. 能力嫁接** 固然某一项能力有直接相关的任务类型与之对应,但与此同时,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它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这不失为寻找人生出口的一个方法。 ##### **3. 特性改造**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被动接受的、爱好就是图个娱乐消遣。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 ---------- ###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 **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主要是从工作的性质中提炼出你所关注的价值因素,对没个因素赋予权重,并对没个因素进行打分(如统一为A、B、C、D),那么就形成了类似如下的表格: 因素 | 权重 | 得分 | --- | --- | --- | 因素1 | 1 | A 因素2 | 2 | B 因素3 | 1 | A 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是对于设计情感、喜好邓主管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理性分析更好。这个时候,也可以参考“拇指原则”,即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辟谷在婚恋关系中,作者提出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 ###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规则遵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易迅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地适应。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 ####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就像一个故事,有冲突、有转折、有高潮,也有预埋在暗处的种种伏笔,在某一时间节点发挥奇效。 ### 精彩提炼 1.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2.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好更多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3.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地“可能选项”。 4. 如果太多的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5.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6.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 **实践练习** 1. 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列出其中的可选项 2. 检查上面的选项是否包含一些隐含假设,思考一下这种假设是否存在不合理 3. 去除掉不合理的隐含假设后,你还可以列出哪些选项? 4. 你要做出的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太确定,你可以先回想一下与之相关的人生经验,其中最让你感到有意义的一次经验是什么?为什么? 5. 列出所有影响这个选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赋以不同的数值(即权重) 6. 请计算出不同的选择在不同影响中的得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最后求和算出总分 7.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总分最高的选择项其权重最大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加权分很低甚至为负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再慎重考虑 ## 3. 即刻行动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高。 ###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的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吧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精益创业的价值在于,在这个动态演进的市场里,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作为创业者,你如何成功地识别和观测这些因素,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制订出一个正确的计划呢?即便你的计划在此刻完美无缺,又怎能保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仍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而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 **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 1.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 “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 “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按照这个框架去理解个体的产品是什么,就不难了。比如,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可以算作产品。 ####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可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 **把批评当做一种信息对待** 在精益创业中,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大致来说,可以把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每一种反馈都有特定的价值:正面反馈能坚定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增强我们的自信;否定和批评会促使我们反思,校正之前的错误想法;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则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周全。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对别人的否定意见产生本能的抗拒。不喜欢听批评恐怕是人的一种天性。因此对于那些能克服这种天性,理性和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我总是心怀敬意。 当然“接收”不等于“接受”,因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需要慎重地审视,只不过不要一开始就情绪化地加以排斥。很多时候,别人的批评并不正确,但思考和辨析这些批评本身对我们也是有益的。本能地抗拒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反对批评是两回事,后者往往意味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坚定的信念。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能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意见,既不故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 **对产品不断修正** 精益创业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勇于自我修正。人们总是对自己的产品敝帚自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克服对它们的溺爱,对它们不断地打磨。每一次“版本”的迭代前提,都是对自己产品的重新审视,或者是用一种新的框架或视角看待它,或者发现或添加了某些重要的细节,或者是把其中某些元素进行了重组或重构。产品迭代需要推倒重来的勇气,这并不容易,因为人们总是留恋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不管这些曾经的努力对未来是否已经失去了价值,这也称为“沉没成本谬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了。”一个善于听取批评的人,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他没有断然舍弃过去那些错误付出的勇气,他便会把这些错误继续下去,去赌一个小概率的正面结果,后果可想而知。 ####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多线程工作”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但是“多线程”这个术语是从计算机领域借用来的,当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时,容易引起概念上的一些混乱。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严格来讲实现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何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个注意焦点牵引了人的认知加工资源。有时你误以为同时关注了两个东西,其实是发生了注意转移的结果,即焦点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实际上还是一个串行而非并行的过程。当然有一种例外是,有些很熟练的技能,可以自动化地、不加注意地进行,那么就可以和其他事情同时做。比如你骑自行车,你的女朋友坐在后面笑,这时你的注意焦点保持在你女友身上,你和她聊天的同时,你的腿也在一刻不停地蹬,你不需要停下来是因为骑车不需要你的注意和认知资源。但如果此时突然前面窜出一只猫,你可能立马就会将注意焦点转移。 而很多人关心的“多线程”并非这种秒级、毫秒级的“多线程”,而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同任务之间需要切换的“多线程”。 ### **“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任务转换”(task switching)也可以算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了。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从任务 A 转换到任务 B 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switching cost)。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任务 A 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二是做 B 的时候需要对 B 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 B 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可现实就是这样,虽然不论从心理学还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这种需要任务切换的“多线程”的感觉很糟,效率很低,但我们往往没有选择:一个任务做到一半被打断,然后去做另一个任务,然后又被打断,又去做另一个……这里有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是:如果你是在非常投入和����的思考时被打断,那么你的“损失”和懊恼就会非常大;相反,如果你只是在做抄写一篇文档这种不动脑子的活,那么即便是频繁的中断也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能选择好合适的中断点,中断就并不可怕,切换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如果说多任务工作有什么技巧的话,那么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事实上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一旦这个部分被我们“吃下”,那么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即“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 ###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这个方法背后暗含着这样一个逻辑: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今天上午9点至10点写完文档第一节,明天下午1点至3点写完文档第二节”),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上面的例子,就是对涉及不同认知复杂度的部分进行区别处理、分段操作。 **那么如何理解按认知类型来划分呢?** 认知类型指的是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我们处理语言文字时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时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时是一种类型,判断空间和位置时又是一种类型。当不同认知类型进行切换时,人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任务的转换损耗会比较大。比如在本书的写作中,很多章节是配图的,那么如果按照一般的顺序写作方法,在写到需要用图的地方,我应该把文字停下来,着手画图。但我的做法是,写文字的时候就一路往下写,对于需要插图的地方,只是记下位置标记和特征要点,待到一整章写完后,我才返回去加上插图。这样做的效率显然比一会儿写东西一会儿画图更高。 像用Photoshop来画图。在用Photoshop绘图的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绘制者在同一个时间只要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同时顾及太多的其他要素,这样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切换成本,而作品最终表现出来的仍旧是多个图层叠加在一起的整体效果。 ###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图层工作法还可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比如你现在有两个任务要做,一个是写一个 Word 文档,另一个是做一个PPT,常规的做法是先把其中一个做完再做另一个,或者其中一个先做一部分再换到另一个。而图层工作法可以这么做,把 Word 任务分解为Word 文字、 Word 图示、Word 排版三部分,把PPT分解为 PPT 文字、PPT 图示、PPT 排版三部分。然后将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于是你工作的次序就可以如图 ![图片标题](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jingjin1.png) 图层工作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不同“图层”的工作由于性质不同,所以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当你可以依次完成各个图层的工作时,你就可以依次调用不同的对应资源,而不需要在不同的资源间穿插切换,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就可能更高。同时,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提示和方便我们为作品附上更多的图层,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厚度。 ##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10年前,我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做实习生,从事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当时我在公司里的导师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设计学博士,他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有两件:一件是每住到一个宾馆,首先要看门背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么地方;另一件是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两个建议让我非常受用,前者提醒我要前瞻,后者提醒我要回视。后来我发现,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天才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回忆录《时间之线》是一本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书。布鲁克自称从来不读什么戏剧理论,他年轻时拜访前辈大师布莱希特,听他讲离间理论也是兴味索然。那他的智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他是一个对个人经验十分敏感,又可以从这些经验中得到深刻启示的人。 他回想5岁做手术前被麻醉的经历时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幻灭感,也从此明白了要赶走它有多难。”他在回忆自己参加军训、不得不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时总结道:“它们象征了我毕生要解决的关键冲突——什么时候该严守信条,又在什么时候看透并甩掉它。”他写自己童年时在一家书店,第一次观赏一场纸板做成的儿童剧,发现“这个(戏剧的)世界比我了解的外部世界要真实可信得多”。而在一次通信设备展上,他第一次看“电视”的经历则令他思考:“幻觉能以多快的速度掌控我们,实际的存在会多么轻易地被消解,人们又会多么轻易地迷失在虚拟世界中。” 这种从个人经验中飞升出来、超越此时此地的思考,促使他成为一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大师。在电影《蝇王》的拍摄经历中,他惊讶地发现,他自己拍摄的、按照计划精心构思过的镜头对他的吸引力,竟然不如他的助手持另一台摄像机自由抓拍的镜头,但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如果没有前期的精心设计和素材预演,那些抓拍的镜头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让他在行动中反思,如何在“干预性的拍摄行为与摆脱控制的自由视角之间建立平衡”。这种思考影响了他的下一部作品。在几年后拍摄《马拉/萨德》时,布鲁克有意地使用了这个原则,并在15天内就完成了它。 如果换作其他人,很可能只是把这些行动和经历当作一闪而过的回忆,而布鲁克则是以此作为智慧的来源。在从小到大的学校教育中,我们被告知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书本,前人已经帮我们探索出了大多数的知识,我们只要认真读书,理解吸收就可以了。于是不少人养成了一种僵化的照搬书本和理论知识的思维模式,我们会认为,实践中遇到的知识可以从理论中推导出来,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实际上并非这样。 ### **我们应该如何去反思?** 作者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1. 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2.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3.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4.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5.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6.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7. 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8.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9.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10.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 **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与意外现象** 在行动中反思,最好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1. 保证及时性 2. 梳理“反应链”(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3. 关注意外现象 ## **SUMMARY精彩提炼** 1.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2.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3.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4.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5.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6.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7.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 **PRACTICE实践练习** 建立即刻处理生活小事的习惯 请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有哪些小事,经常因为你的拖延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负担。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坚持立刻完成这几件事情。 **完成一个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1. 请在你的工作或者学习中,选择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构建一个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2. 它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请拿出一段不被干扰的时间来完成它。 3. 完成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工作,可以分为几层?请尝试采用图层工作法完成它,并与之前完成它的方式进行比较。 4. 请将你的成果在相应的线上或线下平台公布,收集外界的反馈意见,列出其中对你最有启发的3—5条建议。 5. 根据收集的建议,以及个人的思考,重新修正你的“产品”。 **在行动中反思** 1. 回想一下,最近发生的对你来说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件事情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的,其中有没有什么转折性事件,最后怎样结束? 2. 在梳理中,你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3. 在行动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个意外对你有什么启发? # **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 **主动建构知识**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视角来看,提问在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向自己提问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感悟**:要学会提问,从提问中去寻找解决办法,去构建知识体系 ### **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问题就像向导,引领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而这个引领本身,又有赖于我们已经看到的、模糊的轮廓。这里就引出一个关键的命题,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因此,我们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我们应像一位优雅的美食家,懂得悉心挑选、细细品味,并且把新奇的味觉经验与原来的味觉经验结合起来。因此,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 我们不仅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其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向智者参习。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并在由此问题招致的持续困扰和折磨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很多东西,书、软件、电影,积累了很多G,但下完后又放在那里,懒得去看了。还有一些好学的人,像兢兢业业的蜜蜂,在网上看到好文章就一篇篇收藏起来,或者拷贝到笔记软件里,这种资料的搜集固然好,可惜经常只是存而不阅,不过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也有人很喜欢阅读,但是他们看得不够精细,什么东西都是粗粗一览,更不用说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在手机上看东西本来就不易深入 ### **解码的基本规律**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 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 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 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大多数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会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人,会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想必是不简单的。 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 **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 **深度学习:不止了解,还要知晓** 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教育心理学新近的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knowledge about)和知晓(knowledge of)两个层次。比如对于跳伞这件事情,仅限于了解的人,固然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跳伞的标准操作步骤一二三四,而如果被问到一些非常规性的问题,可能就会茫然无措;而掌握知晓层次的人则可以基于对跳伞设备的内在原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推理后得出解答。 ### **寻找解码的入口** 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我这里给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1.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3.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先给大家传递一个基本的学习理念,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心理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Daniel Willingham)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分析说,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关于练习在学习中价值的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来自Dunlosky等多名心理学家于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这项研究整合分析了约400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对教育界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17.jpeg)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18.jpeg) ###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操练** #### **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如何操练?** 对此,我想再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 ,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就拿我学的心理学为例,心理学课本里的很多理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理解和背诵,那它们只是静态的知识。实际上当我们在考试默写答案的时候,它们真的只是死沉沉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想到怎么把它们用起来,它们就可能变成一种技能,比如心理学的知识其实可以变成一种思考框架,成为观察事物的一种特殊视角。但是要具备这样的意识真的很不容易。 ###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1. 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2. 游戏式操练: 荷兰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所著的《游戏的人》对文化历史中游戏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说游戏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假装相信”,因为游戏创造了一个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假想世界,有其独有的规则和秩序,而游戏的参与者则自愿、自主地“假装相信”自己进入了这个构造出来的世界。这种“假装相信”使得人们完全投入其中,乃至扮演其中的角色,他们沉浸在这个世界里,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主动维护这个世界的秩序。 3. 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而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如下三类: 1. 迁移 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领域融合起来 2. 印证 如果说迁移式融合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那么印证式迁移则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 3. 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关于科技产品创业,《黑客与画家》中的阐述已然非常精彩。格雷厄姆认为,创业的价值在于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两个方面: 1. 可测量性。与在公司打工相比,自己创业产生的价值更大,是因为在公司个人工作产生的价值被大幅度地压缩了,因为在大公司里,个人的绩效无法被真实有效地评估,公司更倾向于以一种平均化的方式给员工提供报酬。 2. 可放大性。个人在大公司里的贡献不具有可放大性,因为通常只能以“计时”或“计件”的方式来获取报酬。技术创业之所以能产生价值,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新方式,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这种新方式”。如果你的生意是做鸡蛋饼,那么做一个只能赚一个的钱,但是如果你解决的是一个热门的技术难题,让很多人受益,就形成了放大性。 从上面所举的三种融合类型中可以看出,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 **SUMMARY精彩提炼** 1.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2.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3.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5.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6.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7.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 **PRACTICE实践练习** **从问题开始** 1. 请写下一个最近一直困惑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已有的观点是什么?内心还存在哪些未解的疑问? 3. 请你寻找一个或一套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材料(包括人)进行学习。 **解码与融合** 1. 关于这个问题,该材料的观点是什么? 2. 你认同其中的哪些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3. 作者是如何去论证并得出他的观点的? 4. 这个观点,在哪些情况下适用,哪些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5. 这个观点可以迁移到哪些不同的领域? 6. 还有其他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样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吗? 7. 你是否还可以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补充? 8. 材料中,是否有你所不认同的观点,为什么? **学以致用** 1. 以最初的问题为中心,写一篇关于该材料的学习心得。然后将其分享到相关的平台,如网络、老师、同行,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对你的写作进行修改、完善。 2. 请根据你最初的问题设计一个情境,用你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 # **05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 **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1.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整合、精简完成后,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更精微的思考。 2. 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有一些实用的建议 1.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2.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3.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4.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 **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关键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做到这一步,是一切简化的前提。以这句话为标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探索简化思维之道: 1. 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2. 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进一个“小容器”中 3. 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追求简洁就像一个开放的拼图游戏,首先你得搞清楚自己手中有哪几块拼板,你还要构想出未来这幅图可能的图案,然后你要从周围或者远处的拼板中作出选择,挑选出那些既能与你原有拼板相连接又符合你的构想的拼板。当这些新的拼板与旧拼板结合在一起并逐渐构成一个更完整的图案时,你的世界不仅没有更复杂,反而更简单、清晰了,我想,这就是简洁的寓意吧。 ##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 **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19.jpeg)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能够用好这两种思维的人并不多。图中的重点在于,发散和收敛应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不应把两者混在一起。发散思考的时候不要收敛思考,收敛思考的时候不要发散思考,因为如果两种思维同时出现,一定会相互干扰。特别在发散思考的时候,此时的目的是想出尽可能多的备选答案,如果提早进行收敛思考,批判性地品评发散出的想法,那么继续发散时新的想法就会被压制和阻碍。 发散思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问题想久了,就会按照某个熟悉的思路想下去,一旦这条路走不通,就想不出其他的路了,因为人的思维,特别容易限制在旧有的框架里,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很难跳脱出来想问题。 潜意识会帮助我们思考,即便在我们不主动去想一个问题时,它也会非常“勤奋”地为我们工作。更有意思的是,潜意识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它就像不羁的游侠,游走在我们思考疆域的角角落落。 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 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从上面的步骤中还可以看出,要想让潜意识更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向潜意识“投喂”足够多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以后,潜意识用它们不断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直至最好的想法出现。 ### **关掉不可能的声音,才会有新的可能** 我们头脑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也就是干活的小人;还有一个小人是监控者,是监督生产者干活的。我们平时做每件事情,其实这两个小人都是同时工作的,所以我们做的事情都会循规蹈矩、有章可循,但是弊端就是创造力被压制了。你要尝试让自己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把负责监督的小人关掉,让那个负责生产的小人自由发挥。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监控者”原本就喜欢休息的时间。比如我就经常在洗澡、坐车、散步的时候想问题,构思文章等,这时往往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甚而至于,做家务的时候,也经常有灵感出现。因为做家务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是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监控者也会休息。 ### **随机与混乱,为我们带来灵感** 按部就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产生新想法,当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在意料之中,当每天我们都在重复接收相同或者相似的信息,当每天我们只是在一遍遍重复和强化我们固有的想法,那么我们的潜意识就很可能无所作为。所以,在必要的秩序和规则之外,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混乱、随机和意外的成分,让这些东西成为培育我们新想法的土壤。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也能影响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来增加意外、随机和混乱的元素。比如改变衣柜里衣服叠放的秩序重新进行摆放,或者整理书柜并更换一种新的图书分类方法,又或者改变日常上下班的路线去探索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线,也可以尝试与不同的同学或同事共进午餐等,这些小变化引起的扰动可能会刺激出我们新的想法。 ##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人的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隐蔽而不可见的,我们只是在头脑中想,却很少将它们外化出来。而“图解思考”指的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这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下面是我用画图方式来思考和分析一部电影的例子。 ### **如何让《盗梦空间》不难懂?**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1.jpeg) ### **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 人的思考依赖于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不仅能暂存信息,还能加工信息。比如人在阅读时,不论是对单个词义的理解,还是对文章整体意义的领会,都有赖于工作记忆。而工作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那么部分信息就可能被忽略或者遗失,思考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 与工作记忆极为有限的容量相比,一幅图可以包含的信息就太多了。人在观看图像时,对图像中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因此可以接收足够多的信息。当头脑中回忆或者构想某个图像时,会形成视觉表征,人在处理头脑内的视觉表征时也会采用与观看眼前图像类似的方式。所以借助图像观察和视觉表征加工,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信息,这对解决复杂问题有明显的帮助。 ### **图像也参与思维的推进与创造** 不过,在头脑中进行视觉演算或者思维实验毕竟还是会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如果能把图画出来,那么对思考的促进作用就更好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在脑子里面想,那么只是反反复复围绕少数几个概念或者想法绕来绕去;如果这时你把想法随手画下来,边画边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人意料地诞生出许多新的思路。 把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图形,为我们的思考扩展出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在《Gamestorming:创新、变革&非凡思维训练》一书中,作者强调,在发散思考和收敛思考之间,还可以有一个“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索,思考者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一个有意义的空间和大量的信息节点。棋类游戏的棋盘,不论是象棋棋盘还是围棋棋盘,都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空间,正是有了这个空间,思考者才能在上面进行思维探索。当然除了棋盘之外,不论是一块白板、一张纸还是一张桌面,都可以成为思维的探索空间。在探索空间之上,思考者可以加入许多信息节点,比如索引卡片或便笺纸。节点的特点是,它们是模块化的、可移动的,因此可以“打乱重洗、排序和重新分组”。 ### **根据情境选用合适的图形**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也就是不拘一格,没有一定之规。很多人都喜欢使用思维导图,但它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种图形结构中的一种。很多问题的情境,思维导图未必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从具体的思考情境出发去构想相应的图示,那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当然常见的图示类型也有参考意义,所以我在此列举一些常用的图示类型,供大家参考。表达概念和想法的常用图示类型主要分为两类:流程图和结构图。流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含有箭头以表示“流”的运动方向。结构图表示的是一个静态结构,用以显示不同部分或者因素间的结构关系。不论是流程图还是结构图,具体表现形态又非常多样,具体参考下面两张图,它们都是各个类型的极简示范,在实践中这些图很可能会呈现出更复杂的形态):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2.jpeg)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3.jpeg) ##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周全?** 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有几个原因。 1.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比如一说到辍学创业就想到盖茨、乔布斯这些极端成功的例子,却完全忽略数量远多得多的辍学创业的失败者。而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显然这些极端个例并不能反映总体情况。若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思考就可能出现偏颇。 2. 第二个原因是“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 3. 第三个原因是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每个人很难自己去消灭这些“盲区”,因为它们属于“未知的未知”,即一些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盲区,最多只能逼近无盲区的状态。 ### **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先来说矩阵。什么是矩阵呢?不论数学中的定义,广义地讲,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利用矩阵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和组合,进而提升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乔哈里窗格”(Johari Window)就是一个很简单但又很有启发性的矩阵。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我们往往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一种人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也知道”,所以在谈话中不会做太多的背景解释,结果给对方的理解造成障碍;另一种人可能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都不知道”,于是会把谈话变成单方面的灌输甚至炫耀,结果给对方造成不快。而乔哈里窗格则用一种简单的2×2矩阵提醒人们,在交流时“我”和“你”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复合式的 ![image](![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4.jpeg) 每一次的交流,都会使四个区域的面积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而理想的交流,应该是使公开区越来越大,盲区和隐秘区越来越小,甚至未知区也随之减小。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他尤其要在交流中关注盲区,也就是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这样他就能在交流中收获新知识。 ### **矩阵运用:如何研制一款新奇的饼干?** 如果使用矩阵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1. 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比如产品的最终形态无法穷举,但是决定产品形态的抽象维度可以穷举); 2. 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3. 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第一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取出定义一块饼干的维度,这些维度是我从上面提及的五种经典饼干(奥利奥、百奇、Tipo面包干、咸味苏打、好多鱼)中提取出来的: 口味:巧克力味(普遍)、牛奶味(普遍)、蛋奶味(Tipo面包干)、抹茶味(百奇)、草莓味(百奇)、芝麻味(苏打)、海苔味(苏打、好多鱼)、烧烤味(好多鱼)。 结构:单层(苏打)、夹心层(奥利奥)、外涂层厚(Tipo面包干)、外涂层薄(好多鱼)。 脆度:酥脆(苏打、好多鱼)、香脆(奥利奥、百奇)。 造型:圆饼形(奥利奥)、方形(Tipo面包干)、细棒形(百奇)、拟物造型(好多鱼)、多造型混合(好多鱼)。 颜色:黑白反差(奥利奥)、颜色鲜艳(百奇)、颜色多样(百奇)。 交互动作:可开合(奥利奥)、可转动(奥利奥“扭一扭”)、便于持握(百奇)。 附加概念:适宜特殊人群(苏打)、游戏化(好多鱼)。 以上总共列举了七个维度,很可能不全,但先暂定这些。 第二步,拓展每个维度的表现值,采用取反、细分等方法,比如口感里面,如果给“酥脆”“香脆”取反,我们可以得到“有韧性”“绵软”,于是得到了入下表格。 ![image](![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7.jpeg) 第三步,在这张表中进行多种组合尝试,理论上,即便不考虑“更多”,也有14×14×10×14×10×11×14 = 42257600 种! ![image](![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8.jpeg) 这种表格形式源于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维基(Fritz Zwicky)发明的“形态分析表格”(morphological box),也被称为“创意表格”,是一种非常适合多维度思考的、激发新创意产生的有效工具。 ### **无限穷举,不断地扩展思维** 如果说矩阵是一种利用特定结构来扩展思维的工具,那么清单就是用穷举方法来扩展思维的工具。清单是一种“强制思考工具”,当你借助清单进行思考时,你需要逐一检视清单中的每一项,并将其与标准指标进行核对。而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考至少达到基本的周密。下面我列出了一份关于清单优点的清单: 1. 清单是知识传递的一种高效方式; 2.清单可以减少遗漏; 3.清单可以减少信息的冗余; 4.清单可以将不同质的事物罗列在一起,只要这些事物在某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5.清单可以作为行动指南,它本身就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工具; 6.清单可以规律性复用,因而可以用于培养行为习惯; 7.清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固定模式,可以使思考过程抵御情绪化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8. 建立清单非常简单、快速; 9. 清单具有无限扩展性,可反复完善。 ### **清单运用: 《每周快乐指南》** 如果有现成的清单参考当然很好,但如果我们分析某个问题没有可用的清单,我们就必须学会自己编制清单。编制清单的基本方法是先增后减,即先尽可能地穷举一切可能项,然后再就其必要性进行仔细严格的筛选。 1. 做好第一步的是不要带批判的眼光,宁可把清单列到冗余或者过度的程度。 2. 第二步是对所有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有可行性或者最精华的部分。删减是必要的,它使清单更具有可行性。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人的思维是一种比较奇怪的东西,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凝聚的、坚固的、稳定的,反而是跳跃的、流动的、易变的。它不像一座高山,更像一条河流。它如何流动,是静水深流还是急流险滩,取决于承载它的地形。一旦我们使用清单这种外在的形式,我们就倾向于罗列很多很多东西,使这个单子不断地拉长;一旦我们使用矩阵这种形式,我们会更多考虑不同维度之间的组合效果;一旦我们用图形来表现我们的思考,那么这些图形本身就成了拉动思考的引擎;一旦我们容许异质元素的混搭造成的“混乱”,那么各种新奇的灵感就会像泉水一样汩汩涌现。 所以一直以来,我并不认同用“天赋”“智商”这种概念来评估或者预测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可能的成就。因为这些概念都是以一种“固化”的视角去评价他人和自己。也许人与人之间,在先天禀赋上确实有多多少少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可习得和可演练的思维方法面前,都显得不是太重要。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在良好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的打磨中,会强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 **SUMMARY 精彩提炼** 1.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2.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3.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4.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5.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 **PRACTICE 实践练习** 1. 统计你每天关注的信息所包括的领域,去掉其中价值不大的,最终保留3—5个最有意义的信息领域。 2. 为你所关注的领域,选取3个最有用的信息渠道来源,并写下这样选择的原因。 3. 在你确定关注的领域中,最近最值得你关注的一件事是什么? 4. 你的有效信息渠道中,阅读足够多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或介绍。 5. 借助适当图像,将你所了解到的信息表达出来。 6. 基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现在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7. 关掉你脑中的评价或不可能的声音,列举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答案。 8. 先搁置上面列出的答案,去看一些与此毫无关系的信息或资料。然后再去看你之前列举的答案,你是否有新的补充? 9. 对全部列举的答案进行审视,写出为什么你会得到这个答案。把现在你觉得不合理的答案去除,形成关于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清单。 10. 寻找更多类似事件的资料,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有模式。 11. 通过对类似事件的思考,选择其中一个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答案,通过已有的和寻找更多的事实材料(包括其他事件的材料),来论证这个答案,并写成一篇文章。 12. 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文章的核心观点。 13. 利用下面的乔哈里窗格,对你的文章进行解析,并修改。 ![image](![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29.jpeg) # **06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斯(Maria Meyers)和同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了有关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画出了一张四象限图 ![image](![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30.jpeg) 图中画出了两个维度,一个是“特有(exclusive) — 普遍(inclusive)”维度,另一个是“恒定(stable) — 发展(developable)”维度。前者的分歧是,只有少数人具有杰出的才能还是每个人都可能有杰出的才能,后者的分歧在于,人的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两个维度交叉组合就构成了这张四象限图。 ### **即使是普通人,也有独特的优势**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即便他并不了解智商理论,但是他们通常也更倾向于认为员工的才能是比较固定的,并且会区别对待有较高才能的重点员工(通常在组织中不超过20%)和普通员工。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上来说杰出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明显更大,并且这种分类管理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和高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个人才能的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企业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企业通常更看重短期收益,不愿意担负长期人才培养的成本。所以,虽然“特有—恒定”的才能观看上去不近人情也不大合理,但它可能是在现实中对每个人影响最大的人才观念。 “普遍—恒定”的才能观看上去则比“特有—恒定”观积极很多,而且恰好,一些积极心理学家就更加倾向于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人的才能多种多样,像万花筒一般五彩纷呈,它是多方面的因素(如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相结合的产物,只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才能,并且频繁地使用它们,我们就能达到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发现和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它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也可以让人关注到自己优势的一面,更加自信。但是,这种观点又未免有点“唯心主义”,因为脱离社会环境,不去管自己的才能与别人的相对位置,在这个竞争社会中是不现实的。与别人做比较这事在测验中可以回避,在现实世界中却不可避免。一种不幸的情形是,你个人的最优势项在周围人的比较中也只是处于低位,如果你对这种差距视而不见,陷入对自己优势的自我陶醉中,反而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 ### **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变得更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其用“发现并使用”的眼光去看待才能,不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这就是“普遍—发展”观。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德韦克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德韦克同时发现,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人,他们所取得的学业或事业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也就是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的信念通过努力换回了变得更好的现实。 下表是心理学家总结的两种心智的区别,很明显可以看到成长型心智更加积极,更加值得我们采纳: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31.jpeg) ##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 **木桶理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其实木桶理论最早是用来类比团队管理的。也就是对一个团队来讲,决定其绩效的不是组织中最强的那个团队成员,而是最弱的那个成员。这是因为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这些分工一环套一环构成了结构紧密的整体,所以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 可是如果仔细想的话,适用于团队的木桶理论正好能推导出它并不适用于个人。因为如果一家公司笃信木桶理论,那么它就会要求所属的每一块木板都尽可能长,而不会允许特别短的木板存在。换句话说,公司中的每一个岗位都不容许存在能力平平的员工,而是要求每一个岗位都聘用能完全胜任这个岗位的员工。又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的特点,大多数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专长,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所以在这些岗位进行招聘时,就更加倾向于招聘单方面才能突出的员工。 特别是对那些教育背景一般、职业技能缺乏、拼爹无望、为人生前途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在他们资源本就贫乏的条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乃至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专心做好一件事,哪怕这件事看上去极不起眼。三心二意、畏葸不前、瞻前顾后、贪多求快、跟风冒进都是大忌。 ### **专注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 人的才能发展是基于过往学习经验的积累,Nathaniel Leibowitz等学者在《数学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表明,我们在才能上的学习积累通常呈现出S形曲线的特征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32.jpeg) 这个世界的财富分配是极端不均衡的。站在塔顶的人占有着这个世界的大多数财富。在靠本事吃饭的领域,这种不均衡也非常明显。图6-3是2014—2015赛季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的薪酬分布(横轴表示按球员薪酬金额升序排列得到的排名,即薪酬越高排名越靠后,纵轴就是年薪的金额):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33.jpeg) 我们看到,纵然能在NBA打球的球员都已经是非常优秀了,但他们的收入差异仍旧悬殊。可以想象,那些在更低级别联赛打球的球员,他们的收入又会降到怎样一个区间。岂止在职业体育,在大多数市场化领域,这种模式的收入分布普遍存在,虽然具体形态并不完全一样,但走向趋势大同小异。 所以我们如果把图6-2、图6-3合并起来,在图6-4中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残酷的结果: ![image](http://firewarm.coding.me/images/readBook/00034.jpeg) 有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例子,各方面起始条件很差的人,因为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一旦抓住了一个机会,就一个猛子扎进去,坚定不移,最后果真做成了一番事业,这可能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吧。而许多资源条件还不错、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人,反而因为选择太多而迷茫,始终无法对一件事做到全心投入,最后反而是一事无成。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我”有明显的能力上的短板,导致我在做某些事情时力不从心,难道也不需要改进吗?好,现在假设有一位创业者,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他的优势是思维缜密、分析问题能力强,也有比较强的技术能力,但是在商务、运营、营销这些方面明显缺少经验和能力,那么他应该怎么办?当然,一种做法是,他可以积极去充电、补上这些短板,但这么做的效果肯定没有另一种方法好,就是找一个他可以信任的、同时又在那几个领域非常精通的合伙人。 ##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是热情有余,少了一些冷静踏实;急于求成,少了一些耐心细致。如果能早一些明白“不苟且”的重要性并躬身践行、一以贯之,那么人生之路可能就会好走很多,个人的才能也更容易培育和施展。 ### **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在知识的范畴下,也存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现象”是强韧的,而“理论”却是脆弱的,因为现象可以被重复观测、反复证实,而理论却很容易被推翻和代替。很多人听说过诸如马太效应、破窗效应、鲶鱼效应、鸡尾酒效应和责任分散效应,可是解释这些背后的理论呢?很少有人能说得出来。实际上,理论界本来就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而“反脆弱”的知识往往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掌握的,特别是人们在不断地犯错和反思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最为强大。 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 **高难度挑战,激发无限潜能**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接受的教育,就能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面对的挑战是非常匮乏的。中考和高考都是强度很大的挑战,但是它们太单一、太单调了,而大学里面的挑战是多元和丰富的,但这些挑战的强度又往往不高,所以总的来看,我们所接受到的挑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培养自己的才能,我们就需要更具难度的挑战。 ### **为自己的学习增加“必要难度”** “必要难度” 理论充分说明了,勇敢地去迎接有难度的挑战,对个人才能的提高非常有益。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关键的操作要领是:不要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大多数领域的钻研,都有一套通行的教育或者培训方法,里面会规定很多练习的“标准动作”,学习并完成这些“标准动作”当然是基础,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常规的训练方法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要照顾到多数人的接受程度,就只能把挑战难度设定在中等或者最多中等偏上的水准。比如大多数的教科书,每章的课后练习都不会太难,就是这个原因。 ### **构建个人的挑战阶梯** 在设计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难度适应”。就是经过某个难度挑战的反复训练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时这类挑战的难度在学习者看来就下降了,甚至进入了“舒适区”,这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这样一级一级的难度上去,就构成了一个“挑战阶梯”。顺着这个挑战阶梯,人就可能攀上才能的顶峰。 ##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 **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 可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同时患上了“兴趣饥渴症”和“兴趣寡淡症”。人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所以做了很多尝试,但是不论怎么尝试,过不了几天、几个星期最初的激情就差不多消失殆尽。 如果对一件事的了解不深、不透,总是浅尝辄止,那自然体会不到这件事的妙处,也自然不会产生持久的兴趣。这让人容易滑入一个死循环: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 另一个原因是,人总是喜欢轻易地作评判、下定论、贴标签,用过于简单的概括来代替细致深入的观察。可是,在你还没有深入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你对它的判断很可能会差得十万八千里。这像是另一个死循环:由于了解不足而判断失误,而判断失误又妨碍了深入了解。 越是急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就越是寻觅不到,因为这个急于求成的心态,常使我们浅尝辄止或者妄加评判,消耗了我们原本就不多的耐心,使我们离“真正的”兴趣越来越远。 ### **因为努力而热爱** 改变这种局面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1.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2.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3.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 **把被动的事变成主动** 钻研的过程中如果处处掣肘、束缚太多,那么即便起初兴致盎然,这种激情也可能被慢慢磨掉,而如果自己施展腾挪的空间比较大,比如自行把控方向和进度,那么即便开始兴味索然,之后兴趣也可能一点点生长出来。 当代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说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autonomy)、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和归属的需要(relatedness),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阻碍我们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我们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自己束缚住了手脚。这通常发生在新手身上。而经验丰富的人则知道,再看似有理的教条也只是某些情境下适用,并没有非此不可的道理。著名书法家启功就批评过种种学习书法的教条,认为它们误事,害人。比如毛笔怎么拿,怎么拿是对的、怎么拿是错的,有严格的标准吗?没有的。又如临什么帖,学什么体,用什么纸,有什么一定之规吗?也没有的。他直言道:“写字为什么?我把字写出来,我写的字我认得,给人看人家认得,让旁人看说写得好看,这不就得了吗!你还要怎么样才算合‘法’呢?” 言下之意,好的求索者,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懂得自己去琢磨,笔怎么拿最舒服,选什么帖最合自己的胃口。他们能看到条条框框之外自由腾挪的空间,自己拓展出新领地来。他们的学习带着一种探险的意味,懂得幽然无人的妙处,能够返景入深林,收获也更大。 所以,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你就可能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你自己就勇往直前,奔得很远了。 ## **SUMMARY精彩提炼** 1.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2. 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 3.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4. 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5.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6.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 **PRACTICE实践练习** 1. 请利用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测验你的优势才能,并结合你的实际,看看是否符合。 2. 在你现在的学习或工作中,以上对你具有最大价值的优势才能是什么?在你所在的群体里,属于什么级别? 3. 为你的优势才能设计下一步要挑战的难度,并落实成具体的训练计划。 4. 在你的每一次挑战中,把事情做到十分满意,再开始下一步挑战计划。 5. 你对你现在的学习或工作感兴趣吗?如果没有兴趣,是因为什么? 6. 多了解你所从事的领域,并专注地投入进去,你是否对它有了更多的兴趣? 7. 对于这件事,你可以主动去做哪些,让它变得更好? # **07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 **“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 **标准化教育的风险** 学霸选择依从,学渣选择逃避,但有一点又非常相似,就是他们都没有培养出学习的自主性,并没有回答好自己到底想学什么、怎么学好的问题。很多人参加完高考,就稀里糊涂地由着各种想象选择了一个专业,没有机会和能力来想到底适不适合,然后因为路径依赖,便将就着学下去,丧失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机会。 ### **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做一个自主探索的研究者不等于和本校“决裂”。相反,自主探索意味着根据你的目标,选择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当然就包括“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本校。本校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口碑不错的老师,以及优秀的同学、学长。 ####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利用好本校的平台资源 2. 善用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 3. 主动试错 4. 了解和评估自己智力资产的价值 5. 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目标 ## **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 怎样从大学走向社会?** ### **真实的世界没有说明书** 在学校里,你思考问题时总会从理论出发:某某人在某某时间提出了某某理论:“哇,今天又学到一个新知识!”又到理论为止:通过一番思考和探究,你又验证了一遍该理论,或者(更牛一点的)对理论有新的扩展或深化:“哇,又写了篇好paper!”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理论最初的起源,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问题或者受某个真实的现象而引发。而你在接触该理论时,那个现实问题早已不存在或者不重要了;或者,它依然重要,而你却毫不关心。所以,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沿着前人铺就的道路走下去,却不知道,这条道路到底是要通向何方。 而在实践中,你会自行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困扰你、折磨你,让你焦灼不安。于是你非常迫切地试图解答它,在这个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旧的知识被激发、调用、重组,而新的知识也一点点萌芽。而在游乐场模式中,你遇到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而不是源于你自己内心的渴求,你缺少足够的动力去自行解答它,你只是在搬抄某一个答案。当然,你需要了解这些答案——这些人类文明历程中的精华。但是,你更应磨砺出“从对现实的悉心观察中挖掘问题,又对问题进行独立和系统的分析甚至构建出新的理论,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你更应知道,当你失去了所有的拐杖和火把、当你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问题、当你查了无论多少文献都找不到答案时,在一片漆黑中,你如何活下去。 ###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 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1. 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重新进行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2. 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因为你面前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你可以大胆提出若干个假设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尝试,此时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我读博期间曾去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用户研究的工作。刚入岗位时,延续在校时的惯性,一接到任务,不是先用自己的头脑作一番思考,而是打开Google Scholar一阵狂搜。花了很久时间才慢慢醒悟,企业里给出的问题都是具体而特殊的,断无前路可循,必须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通过思考提出若干假设后再去找文献或其他方法探索论证。 3. 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这一点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模式总是先入为主的,先期进入的信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当后面的信息涉入时,原先的框架会影响我们对新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意无意地采纳与之前信息一致的部分,而将相冲突的忽略掉。 4. 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记住,不是只有专家、教授、名人、权威才有资格提出理论,你也有能力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对问题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同时也能将问题简化到最本质的层面,并且可能在将来复用于近似的问题。 5. 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bug就立即修正。迭代之后,你的理论就变得越来越有力度,解决问题的大门就此渐渐打开。 6. 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 7. 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巧妙,不妨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方案。 在荒野求生模式下,你还必须了解,与思考和发展“理论”相比,解决现实问题有如下不同之处: 1. 理论问题通常事先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环境,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以屏蔽,因此变得比较“单纯”;而对于现实问题,你必须同时考虑方方面面复杂的因素,罕有简化的方案。例如很多心理学理论,诞生于实验室的“理想环境”,因此在应用到现实时往往捉襟见肘。相反,美国商学院的研究、教学方式和传统学院派路数颇为不同,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正是在于其着眼于分析复杂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方式。 2. 理论问题最初源于现实,但会渐渐走向自我生长的轨道,有可能离现实越来越远,最后变成学术圈里一小部分人的自弹自唱,与外界隔绝;而解决现实问题时,必须时刻思考人们此时此刻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为真正的价值而战。例如,大多数心理学理论已经演变为自弹自唱,不过心理学界中最有创造力的心理学家还是会从对现实的洞察中挖掘出不为人注意的新现象并为此构建理论,我相信,其他很多学科,也有类似的情况。 3. 很多学科的理论探索,通常会寻找和分析那些一般的、普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限于科学研究对于“重复”“可验证”的严谨性约束。但是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分析极端现象的价值常常会远大于一般现象。比如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就反复强调分析极端现象的重要性。而凭借需求层次理论而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这个研究路数颇为另类的学者,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研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人物的共同点,从而得出非常有启发性的结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者”的一系列特质。在另一领域,创新设计的顶级公司IDEO十分热衷于研究“极端用户”,用以激发全新的创意,来解决异常棘手的难题。 4. 现实问题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常常瞬息万变、变幻莫测。尤其在风云变幻的商界竞争中,变化的节奏以天、以小时、以分钟计,快得令人窒息。而在象牙塔中,一篇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为两年,有些学科如数学甚至会长达五年以上;而一本更新及时的教科书,里面最新的内容,也至少是五年以前的研究,绝大多数会是10年、20年前的结论。因此,以前作为思想和知识前沿阵地的大学,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的今天,似乎已经变得过于缓慢和笨重。 ### **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多种路径** 可以总结出一条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1.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让我们比其他的实践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统,然后又反过来助益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然后又反过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过程,逼促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 如果你试着去践行这个方法,应该就会慢慢地发现:这些行动可以帮助你一步步地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因为当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后,它们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而且不可能有人正好和你的这部分心智相似,甚至连模仿也断无可能。这种逐渐打磨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智识,就可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帮助你在复杂多变的荒野竞技场中站稳脚跟。 ## **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在战略管理领域里,很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教你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罕有竞争者的道路。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所以,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 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 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 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 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 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 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 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 如果你为了被社会认同,拼命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最后的结果是,你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建筑家保罗·谢菲尔德(Paul Shepheard)说:“主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潮流,人在其中无法思考。”苏珊·桑塔格说,人类社会中两个最主要的偏见,是用性别和年龄来给人贴上标签,粗暴地认为,男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女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年轻人就应该如何如何,老年人就应该如何如何。直到今天,期望个体服从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固化偏见依然是社会主流,比如人们经常会说,“一个女孩子家,要学这么多东西干吗”,会说“女人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会说“人老了嘛,遛遛狗、浇浇花就够了,折腾啥啊”。而正是这一张张标签,把人的想法限制住,行动束缚住,让人没有勇气去想、去做与众不同的事。 ### **尽量去做酷的事** 这些酷事,并非专指那些可以向他人“炫酷”的事,也可以是任何一件平常的事,只要你留意它不为人关注的一面,就能挖掘出超出平常的意义,就能把它们变成一件酷事。日本哲学家高桥哲哉说“哲学式的思考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类似地,选择做酷的事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生活。 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也意识到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我们可能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下面七个方法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1.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 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 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 **SUMMARY精彩提炼** 1.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2.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3.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 4.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5. 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 **PRACTICE实践练习** 1. 请你选择一门可能枯燥但有用的课程进行学习,并做好具体的学习规划。 2. 这门课程能够让你增长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有多大的价值? 3. 对于这门课程,你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到哪些优质资源来帮助你的学习? 4. 在学习中,有哪些理论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经过现实的检验,对于原本的理论你是否有了新的思考? 6. 在这门课程中,对比他人的观点,你有哪些独特的看法? 7.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是否有什么比较酷的想法去尝试? 8. 请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作品。 > by 刘迎光@萤火虫工作室 > OpenBI交流群:495266201 > MicroService 微服务交流群:217722918 > mail: liuyg#liuyingguang.cn > 博主首页(==防止爬虫==):http://blog.liuyingguang.cn
Pre:
阅读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完结)
Next:
阅读笔记----自控力
Table of content